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的通知
2025-07-27 12:44
1578人看過
運動員
授予
錦標賽
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的通知(體競字〔2019〕40號)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體育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軍事體育訓練中心,有關(guān)體育院校
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的通知
(體競字〔2019〕40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體育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軍事體育訓練中心,有關(guān)體育院校,有關(guān)行業(yè)體協(xié),有關(guān)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中國籃球協(xié)會,有關(guān)改革試點項目協(xié)會:
根據(jù)《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管理辦法》規(guī)定,為保證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管理工作順利進行,體育總局根據(jù)項目實際決定調(diào)整單板平行回轉(zhuǎn)、冰壺、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越野滑雪、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花樣滑冰、射擊、射箭、舉重、摔跤、帆船、花樣游泳、棒球、壘球、曲棍球、羽毛球、橄欖球、攀巖等20個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新增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單板滑雪障礙追逐、北歐兩項、雪車、鋼架雪車、雪橇、沖浪、空手道、三人籃球等11個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現(xiàn)將調(diào)整后的以上31個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印發(fā)給你們,自2019年4月1日起實施(以比賽起始時間為準),請遵照執(zhí)行。
此前頒布的單板平行回轉(zhuǎn)、冰壺、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越野滑雪、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花樣滑冰、帆船、花樣游泳、棒球、壘球、曲棍球、羽毛球、橄欖球、攀巖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體競字〔2013〕177號)、射擊、射箭項目《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的通知》體競字〔2015〕25號、《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舉重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部分條款的通知》(體競字〔2017〕34號)、摔跤項目《體育總局關(guān)于調(diào)整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的通知》(體競字〔2018〕16號)同時廢止。
附件:調(diào)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體育總局
2019年3月29日
附件:
調(diào)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單板滑雪平行回轉(zhuǎn)、平行大回轉(zhuǎn)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冬季奧運會、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決賽(或排名總積分)單項前20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單項前16名;
(二)國際雪聯(lián)積分賽單項前8名;
(三)國際雪聯(lián)洲際杯比賽單項前16名;
(四)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前8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4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3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二)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前3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少年組單項前3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成年組單項前8名,青年組單項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成年組單項第九至十六名,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
(二)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單項前3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平行回轉(zhuǎn)、平行大回轉(zhuǎn)、回轉(zhuǎn)、大回轉(zhuǎn)。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16 人、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1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冰壺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家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前8名(含男、女、混合雙人);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九至十名(含男、女、混合雙人);
(二)世界錦標賽第九至十三名(含男、女、混合雙人);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前6名;
(四)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太錦標賽、亞太青年錦標賽前3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混合冰壺錦標賽前2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第七至十名;
(二)全國冬季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混合冰壺錦標賽第三至四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混合冰壺錦標賽第五至八名;
(二)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二至三名;
(三)?。▍^(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第一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混合雙人
2. 上述世界和全國比賽男子和混合雙人須至少有8隊、女子須至少有6隊上場比賽,亞洲和亞太比賽男子和女子須至少有5隊上場比賽,省級比賽男子和混合雙人須至少有6隊、女子須至少有4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根據(jù)比賽秩序冊中各隊的名單信息,四人制比賽每隊最多可報5名運動員,混合雙人比賽每隊最多可報2名運動員。
5. 申報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須在全國注冊5年以上或從事冰壺專業(yè)運動訓練5年以上,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冰壺協(xié)會提供。
6. 申報一級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須在全國注冊3年以上或從事冰壺專業(yè)運動訓練3年以上,相關(guān)證明由運動員所屬的省級冰壺協(xié)會(中心)提供。
跳臺滑雪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或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決賽單項前16名,團體項目前8名;
(二)世界杯和夏季大獎賽年度個人總積分之和24分以上,團體項目前8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或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決賽單項和世界杯總決賽第十七至三十名,團體項目第九至十二名;
(二)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前8名,團體項目前6名;
(三)世界青年錦標賽、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單項、團體項目前8名;
(四)世界杯和夏季大獎賽年度個人總積分之和6分以上;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團體項目前3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個人項目(K90米以上級)前3名、團體項目第一名,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國際雪聯(lián)洲際杯賽個人獲得1個洲際杯積分,團體項目前8名;
(二)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團體項目第四至六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個人項目(K90米以上級)第四至六名、團體項目第二至三名,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二至三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個人項目(K90米以上級)第七至八名,團體項目第四至六名,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四至六名;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成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前2名,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一名;
(三)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一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成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三至六名,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二至三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青年組個人項目(K50米以上級)第二至三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HS106米(個人),HS134米(個人),HS134米(團體)
女子:HS106米(個人)
混合:HS106米(團體)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隊)、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4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前12名,混合團體前6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前8名,混合團體前3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三至二十四名,混合團體第七至十二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九至十六名,混合團體第四至八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混合團體前3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單項前6名,混合團體前3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成年單項前3名,混合團體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二十五至三十名,混合團體第十三至十八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十七至二十四名,混合團體第九至十二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二名,混合團體第四至八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單項第七至十二名,混合團體第四至六名,青年單項前3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成年單項第四至八名,混合團體第二至三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青年單項前3名。全國U系列比賽單項前3名,混合團體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單項第十三至十八名,混合團體第七至十名,青年單項第四至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成年單項第九至十六名,混合團體第四至六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青年單項第四至八名。全國U系列比賽單項第四至八名,混合團體前3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6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單項第十九至二十四名,混合團體第十一至十五名,青年單項第九至十六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成年單項第十七至二十四名,混合團體第七至十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水池跳水系列賽青年單項第九至十六名。全國U系列比賽單項第九至十六名,混合團體第四至八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第七至十二名。
注: 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空中技巧、混合團體空中技巧、雪上技巧、雙人雪上技巧、
U型場地技巧。
2. 上述國際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對、隊)、全國比賽混合團體須至少有六隊、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對、混合團體須至少有三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越野滑雪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單項前8名,團體或接力項目前6名;
(二)世界杯分站賽 FIS 積分長距離少于45分,短距離少于60分。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單項第九至二十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七至十二名;
(二)冬季青年奧運會單項前8名,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
(三)世界 U23 錦標賽、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單項前8名,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
(四)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
(五)國際雪聯(lián) FIS 積分賽長距離少于60分,短距離少于70分;
(六)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
(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四至六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二至三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九至十五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七至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成年組單項第7至8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四至六名;
(三)全國青運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青年組單項前6名,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前3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1名;
(五)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成年組單項前3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一名;青年組單項前2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一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十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二至六名;少年組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一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成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二至三名;青年組單項第三至六名,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二至三名;
(三)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青年組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前3名,少年組單項、團體或接力項目第一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短距離傳統(tǒng)/自由、雙追 15km 傳統(tǒng)+15km 自由、團體短距離自由 /傳統(tǒng)、15km 傳統(tǒng) / 自由、50km 自由/傳統(tǒng)、4×10km 接力(2傳統(tǒng)+2自由)
女子:短距離傳統(tǒng)/自由、雙追 7.5km 傳統(tǒng)+7.5km 自由、團體短距離自由/傳統(tǒng)、10km 傳統(tǒng) / 自由、30km 自由/傳統(tǒng)、4×5km 接力(2傳統(tǒng)+2自由)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8 人(對、隊)、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6 人(對、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全國青運會、全國青少年錦標賽、?。▍^(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和錦標賽,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參照相關(guān)比賽規(guī)程。
短道速滑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單項前8名,接力前4名;
(二)世界錦標賽單項前6名,接力前3名;
(三)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前3名;
(四)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單項前3名,接力前3名。
二、國家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家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單項第九至十六名;
(二)世界錦標賽單項第七至十六名;
(三)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四至十二名;
(四)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十二名,接力第四至八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12名,接力前8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12名;
(七)全國聯(lián)賽分站賽甲組單項前8名;
(八)全國青少年錦標賽A組單項前3名。
三、國家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運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成人聯(lián)賽單項前16名;
(二)全國青少年錦標賽A組單項第4至8名,接力前3名;B組單項第一至三名;
(三)全國U系列總決賽U16、U14組別獲得單項前6名或達到成績標準,接力前3名;
(四)各?。▍^(qū)、市)體育局、教育局及滑冰協(xié)會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12名(少于20人參賽組別,單項名次需進入前二分之一排名)且單項達到相應成績標準。
四、國家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A組單項第九至十二名、B組單項第四至八名或達到相應成績標準;
(二)全國青少年錦標賽C組、D組單項達到相應的成績標準;
(三)全國U系列賽單項達到相應的成績標準;
(四)各?。▍^(qū)、市) 體育局、教育局及滑冰協(xié)會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16名(少于20人參賽組別,單項名次需進入前二分之一排名)且單項達到相應成績標準。
五、國家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家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A組、B組單項前24名,C組、D組單項前12名或成績達到相應標準;
(二)全國U系列區(qū)域賽U16、U14、U12、U10單項前8名;
(三)全國短道速滑重點學校公開賽單項前8名;
(四)各?。▍^(qū)、市) 體育局、教育局及滑冰協(xié)會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8名(少于16人參賽組別,單項名次需進入前二分之一排名)或成績達到相應標準。
六、成績標準
男子:
500米
1000米
1500米
3000米
一級運動員
44.000
1:35.000
2:30.000
5:05.000
二級運動員
46.000
1:40.000
2:40.000
5:15.000
三級運動員
50.000
1:45.000
2:50.000
5:30.000
女子:
500米
1000米
1500米
3000米
一級運動員
46.000
1:40.000
2:40.000
5:20.000
二級運動員
48.000
1:45.000
2:50.000
5:30.000
三級運動員
52.000
1:55.000
3:00.000
5:40.000
高山滑雪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單項前 20 名;
(二)技術(shù)項目國際雪聯(lián)積分小于等于30分;
(三)速度項目國際雪聯(lián)積分小于等于80分。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單項前 16 名;
(二)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前6名;
(三)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4名;
(四)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3名;
(五)技術(shù)項目國際雪聯(lián)積分小于等于100分;
(六)速度項目國際雪聯(lián)積分小于等于110分。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四至八名;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前3 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成年組單項第一名,青年組單項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少年組單項前3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成年組單項第二至第八名,青年組單項第二至第六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成年組單項第九至十五名,青年組單項第七至十名;
(二)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錦標賽少年組單項前 3 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滑降、超級大回轉(zhuǎn)、大回轉(zhuǎn)、回轉(zhuǎn)、全能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12人、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12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花樣滑冰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各項目前12名,團體前6名;
(二)世界錦標賽各項目前10名;
(三)世界花樣滑冰團體杯賽前3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各項目前3名;
(二)亞洲冬季運動會各項目前6名;
(三)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組男單、女單單項或總分前8名,雙人、冰舞單項或總分前6名;
(四)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6名;
(五)在中國花樣滑冰協(xié)會組織的國家花樣滑冰等級測試中通過步法表演節(jié)目和自由滑十級測試標準。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年組男單、女單單項或總分6-12名,雙人、冰舞單項或總分第7-12名;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3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各項目單項或總分7-12名;
(三)全國大獎賽成年組男單、女單單項或總分前8名,雙人、冰舞單項或總分前6名;
(四)中國花樣滑冰俱樂部聯(lián)賽總決賽成年組、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3名;
(五)在中國花樣滑冰協(xié)會組織的國家花樣滑冰等級測試中通過步法表演節(jié)目和自由滑九級測試標準。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4-6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各項目單項或總分13-20名;
(三)全國大獎賽成年組男單、女單單項或總分9-16名,雙人、冰舞單項或總分7-12名;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6名;
(四)全國大獎賽、全國錦標賽青年組男單、女單、雙人、冰舞單項或總分前6名;
(五)全國少年系列賽甲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6名;
(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成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3名;
(七)中國花樣滑冰俱樂部聯(lián)賽分站賽精英組成年、青年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3名;
(八)在中國花樣滑冰協(xié)會組織的國家花樣滑冰等級測試中通過步法表演節(jié)目和自由滑八級測試標準。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大獎賽、全國錦標賽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第7-12名;
(二)全國少年系列賽乙組、丙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6名;
(三)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成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4-8名;青年組各項目單項或總分前3名;
(四)在中國花樣滑冰協(xié)會組織的國家花樣滑冰等級測試中通過步法表演節(jié)目和自由滑七級測試標準。
射擊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青年世界錦標賽)、世界杯、亞運會、亞洲錦標賽、青年奧運會、青年世界杯、亞洲青年運動會中達到成績標準。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青年世界錦標賽)、世界杯、亞運會、亞洲錦標賽、青年奧運會、青年世界杯、亞洲青年運動會、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總決賽、全國青少年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三、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總決賽、全國精英賽、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全國重點射擊學校錦標賽前64名且達到成績標準;
(二)全國U17射擊錦標賽、全國U18射擊錦標賽、全國射擊協(xié)作區(qū)比賽(華北協(xié)作區(qū)、東北協(xié)作區(qū)、華東協(xié)作區(qū)、中南協(xié)作區(qū)、西南協(xié)作區(qū)、西北協(xié)作區(qū))暨全國冠軍賽分站賽、全國大學生錦標賽前16名且達到成績標準;
(三)?。▍^(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前16名且達到成績標準。
四、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在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總決賽、全國精英賽、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全國U17射擊錦標賽、全國U18射擊錦標賽、全國重點射擊學校錦標賽、全國射擊協(xié)作區(qū)比賽(華北協(xié)作區(qū)、東北協(xié)作區(qū)、華東協(xié)作區(qū)、中南協(xié)作區(qū)、西南協(xié)作區(qū)、西北協(xié)作區(qū))暨全國冠軍賽分站賽、全國大學生錦標賽、?。▍^(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或冠軍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五、成績標準
?國際級運動健將
運動健將
一級運動員
二級運動員
三級運動員
男子
50米步槍臥射(60發(fā))
620.5環(huán)
619.5環(huán)
606.7環(huán)
602.9環(huán)
586.7環(huán)
50米步槍3種姿勢(3×40)
1174環(huán)
1168環(huán)
1156環(huán)
1145環(huán)
1135環(huán)
10米氣步槍(60發(fā))
628.0環(huán)
627.5環(huán)
612.0環(huán)
609.0環(huán)
585.7環(huán)
50米手槍(60發(fā))
568環(huán)
565環(huán)
550環(huán)
535環(huán)
520環(huán)
25米手槍速射(60發(fā))
588環(huán)
586環(huán)
572環(huán)
558環(huán)
555環(huán)
25米標準手槍(60發(fā))
578環(huán)
578環(huán)
571環(huán)
---
---
25米中心發(fā)火手槍(60發(fā))
587環(huán)
587環(huán)
579環(huán)
---
---
10米氣手槍(60發(fā))
586環(huán)
583環(huán)
567環(huán)
560環(huán)
555環(huán)
10米移動靶標準速射擊(30+30)
580環(huán)
578環(huán)
565環(huán)
555環(huán)
545環(huán)
10米移動靶混合速射擊(20+20)
385環(huán)
385環(huán)
370環(huán)
358環(huán)
348環(huán)
飛碟多向(125靶)
119中
118中
111中
106中
101中
飛碟雙向(125靶)
122中
120中
110中
105中
101中
飛碟雙多向(150靶)
140中
139中
130中
120中
110中
女子
50米步槍臥射(60發(fā))
620.8環(huán)
619.8環(huán)
610.8環(huán)
602.0環(huán)
588.5環(huán)
50米步槍3種姿勢(3×40)
1170環(huán)
1168環(huán)
1154環(huán)
1143環(huán)
1135環(huán)
10米氣步槍(60發(fā))
628.5環(huán)
628.0環(huán)
612.5環(huán)
609.5環(huán)
601.0環(huán)
25米手槍(60發(fā))
587環(huán)
584環(huán)
570環(huán)
560環(huán)
550環(huán)
10米氣手槍(60發(fā))
580環(huán)
577環(huán)
565環(huán)
558環(huán)
552環(huán)
10米移動靶標準速射擊(30+30)
575環(huán)
575環(huán)
565環(huán)
555環(huán)
545環(huán)
10米移動靶混合速射擊(20+20)
385環(huán)
385環(huán)
370環(huán)
358環(huán)
348環(huán)
飛碟多向(125靶)
117中
115中
110中
105中
101中
飛碟雙向(125靶)
118中
117中
110中
105中
101中
飛碟雙多向(150靶)
138中
137中
128中
118中
108中
注: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射箭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決賽個人項目前8名,團體/混合團體項目前3名;
(二)青年奧運會、世界杯系列賽、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個人項目前3名,團體/混合團體項目第1名;
(三)在奧運會、青年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系列賽、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組)、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個人項目第9至16名,團體/混合團體第4至8名;青年奧運會、世界杯系列賽、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組)、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個人項目第4至8名,團體/混合團體項目第2至8名;世界青年錦標賽(少年組)個人項目前3名,團體/混合團體第1名。
(二)在奧運會、青年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系列賽、世界青年錦標賽、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三)全國運動會個人項目前8名、團體/混合團體前3名;全國青年運動會個人項目前3名,團體/混合團體第1名;
(四)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室外射箭錦標賽、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全國射箭冠軍賽、全國射箭室內(nèi)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少年組)個人項目第4至8名,團體/混合團體第2至3名;
(二)全國運動會個人項目第9至16名, 團體/混合團體項目第4至8名;全國青年運動會個人項目第4至8名,團體/混合團體第2至3名;
(三)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室外射箭錦標賽、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全國射箭冠軍賽、全國射箭室內(nèi)錦標賽、全國射箭分站賽、全國射箭總決賽、全國射箭公開賽、全國U18射箭比賽、全國U16射箭比賽、全國U14射箭比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室外射箭錦標賽、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全國射箭冠軍賽、全國射箭室內(nèi)錦標賽、全國射箭分站賽、全國射箭總決賽、全國射箭公開賽、全國U18射箭比賽、全國U16射箭比賽、全國U14射箭比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U12射箭比賽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二)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六、成績標準
國際級運動健將
運動健將
一級運動員
二級運動員
三級運動員
反曲弓
70米排名賽
(72支箭)
665環(huán)(女子)
668環(huán)(男子)
660環(huán)(女子)
663環(huán)(男子)
635環(huán)
615環(huán)
580環(huán)
60米排名賽
(72支箭)
665環(huán)(女子)
668環(huán)(男子)
660環(huán)(女子)
663環(huán)(男子)
635環(huán)
615環(huán)
580環(huán)
單輪全能
(144支箭)
-
1325環(huán)
1300環(huán)
1240環(huán)
1150環(huán)
雙輪全能
(288支箭)
-
-
2570環(huán)
2470環(huán)
2300環(huán)
室內(nèi)18米
(60支箭)
575環(huán)(女子)
580環(huán)(男子)
565環(huán)(女子)
570環(huán)(男子)
540環(huán)
520環(huán)
480環(huán)
復合弓
50米排名賽
(72支箭)
690環(huán)
680環(huán)
660環(huán)
630環(huán)
600環(huán)
室內(nèi)18米
(60支箭)
590環(huán)
580環(huán)
550環(huán)
530環(huán)
490環(huán)
注:1. 上述成績均為個人項目成績;
2. 反曲弓60米排名賽成績限于17歲以下(含17歲)的比賽;
3. 反曲弓單輪全能、雙輪全能設(shè)項應與全國射箭競賽的輪賽規(guī)程設(shè)項一致,年齡組別可按照成年組、青年組、少年組分類設(shè)定,其它輪賽組別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須滿足個人項目16人、團體項目8隊以上上場比賽,省級和地市級比賽須滿足個人項目6人以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5. 團體、混合團體項目名次均指淘汰賽、決賽名次;
6. 復合弓項目授予等級稱號僅限省級以上比賽。
舉重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奧運會、青年奧運會、亞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
世界青年錦標賽、世界少年錦標賽、國際舉重聯(lián)合會大獎賽、亞洲青年運動會、亞洲錦標賽、亞洲室內(nèi)運動會、亞洲青年錦標賽、中日韓運動會、中日韓邀請賽達到成績標準。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奧運會、青年奧運會、亞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世界青年錦標賽、世界少年錦標賽、國際舉重聯(lián)合會大獎賽、亞洲青年運動會、亞洲錦標賽、亞洲室內(nèi)運動會、亞洲青年錦標賽、中日韓運動會、中日韓邀請賽達到成績標準、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舉重錦標賽、全國舉重冠軍賽、全國舉重青年錦標賽、全國舉重總決賽、全國U系列舉重冠軍賽達到成績標準。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舉重錦標賽、全國舉重冠軍賽、全國舉重青年錦標賽、全國舉重總決賽、全國U系列舉重冠軍賽、?。▍^(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達到成績標準。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舉重錦標賽、全國舉重冠軍賽、全國舉重青年錦標賽、全國舉重總決賽、全國U系列舉重冠軍賽、?。▍^(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達到成績標準。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舉重錦標賽、全國舉重冠軍賽、全國舉重青年錦標賽、全國舉重總決賽、全國U系列舉重冠軍賽、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或冠軍賽、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中達到成績標準。
六、成績標準
(運動員在一次比賽中取得的總成績):
女子成績標準 單位:公斤
級別
國際健將
運動健將
一級運動員
二級運動員
三級運動員
40公斤級
167
159
127
115
97
45公斤級
180
172
142
122
102
49公斤級
202
184
154
134
114
55公斤級
218
199
169
149
129
59公斤級
232
209
179
159
139
64公斤級
244
222
192
172
152
71公斤級
255
236
206
186
166
76公斤級
264
244
214
194
174
81公斤級
267
247
217
197
177
87公斤級
272
252
222
202
182
+87公斤級
277
257
227
207
197
男子成績標準 單位:公斤
級別
國際健將
運動健將
一級運動員
二級運動員
三級運動員
49公斤級
260
235
205
175
130
55公斤級
280
255
225
190
145
61公斤級
300
275
245
205
170
67公斤級
320
300
265
235
195
73公斤級
335
320
280
250
210
81公斤級
355
345
305
275
225
89公斤級
375
355
320
295
245
96公斤級
385
370
335
305
255
102公斤級
390
375
340
315
260
109公斤級
400
380
350
320
270
+109公斤級
410
390
355
325
275
摔跤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前8名;
(二)世界杯團體前5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前4名;
(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2名;
(三)全國運動會前8名;
(四)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前4名;
(五)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U20錦標賽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第九至十六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五至八名;
(三)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U20錦標賽第二到四名;
(四)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U20錦標賽第五至八名;
(二)全國U17錦標賽第一名;
(三)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第二到四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U17錦標賽第二至四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第五至八名;
(三)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錦標賽前2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1)成年組和U20組
女子自由式:50kg、53kg、55kg、57kg、59kg、62kg、65kg、68kg、
72kg、76kg、團體
男子古典式:55kg、60kg、63kg、67kg、72kg、77kg、82kg、87kg、
97kg、130kg、團體
男子自由式:57kg、61kg、65kg、70kg、74kg、79kg、86kg、92kg、
97kg、125kg、團體
(2)U17組
女子自由式:(36-40)kg、43kg、46kg、49kg、53kg、57kg、
61kg、65kg、69kg、73kg
男子古典式和自由式:(41-45)kg、48kg、51kg、55kg、60kg、
65kg、71kg、80kg、92kg、110kg
(3)U15組
女子自由式:(29-33)kg、36kg、39kg、42kg、46kg、50kg、
54kg、58kg、62kg、66kg
男子古典式和自由式:(34-38)kg、41kg、44kg、48kg、52kg、
57kg、62kg、68kg、75kg、85kg
(4)省級比賽所設(shè)級別與上述級別不同的,由省(區(qū)、市)體育局將比賽設(shè)項情況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后,可授予等級稱號。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8人、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比賽除世界杯外,其他比賽的名次均指個人項目的名次。
帆船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場地賽前12名,長距離賽前5名;
(三)世界杯場地賽前6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第13至16名;
(二)世界錦標賽場地賽第13至16名,長距離賽第6至10名;
(三)世界杯場地賽第7至10名;
(四)亞運會前10名;
(五)青年奧運會、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錦標賽場地賽前6名;
(六)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前5名;
(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場地賽前3名,長距離賽前2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參加奧運會或亞運會的運動員;
(二)青年奧運會場地賽第7至10名;
(三)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錦標賽場地賽第7至12名;
(四)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第6至12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場地賽第4至6名,長距離賽第3至5名;
(六)年度的全國青少年比賽場地賽前3名,長距離賽前2名;
(七)?。▍^(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前5名;
(八)?。▍^(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冠軍賽場地賽前3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場地賽第7至12名,長距離賽第6至10名;
(二)年度的全國青少年比賽場地賽第4至6名,長距離賽第3至5名;
(三)?。▍^(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第6至10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冠軍賽場地賽第4至6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參加全國錦標賽的運動員;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第11至15名;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冠軍賽場地賽第7至10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1)男子:帆板級、風箏板級、470級、Topper級、激光級、芬蘭人級、49er級、OP級
(2)女子:帆板級、風箏板級、470級、Topper級、激光級、49er級、OP級
(3)男女混合:諾卡拉級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至少有6條船(板)、省級比賽各小項至少有5條船(板)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花樣游泳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錦標賽:
1、集體項目、自由組合項目、托舉項目(含替補):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運動員;第四至第六名授予參賽的6名運動員;第七至八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
2、雙人項目前6名(含替補);
3、混雙項目前6名;
4、單人項目前6名。
(二)亞運會:
1、集體項目、自由組合項目 (含替補):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二至三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2、雙人項目前3名(含替補)。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全國冠軍賽、全國錦標賽:
1、集體項目、自由組合項目、托舉項目(含替補):第一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6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2、雙人項目前3名(含替補);
3、混雙項目前3名;
4、單人項目前3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全國冠軍賽、全國錦標賽、全國青年運動會(13至18歲體校組)、全國青少年花樣游泳(U系列)錦標賽(13至18歲體校組):
1、集體項目、自由組合項目、托舉項目(含替補):前8名,授予參賽的運動員;
2、雙人項目前六名(含替補);
3、混雙項目前六名;
4、單人項目前六名;
5、規(guī)定動作前十二名。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
1、單人、雙人、混雙、集體、自由組合、托舉項目第一名;
2、規(guī)定動作前3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少兒花樣游泳(U系列)賽、全國花樣游泳(U系列)俱樂部賽(13至18歲、12歲以下):
各項目前8名,規(guī)定動作前12名;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
1、單人、雙人、混雙、集體、自由組合、托舉項目第二至三名;
2、規(guī)定動作第四至八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
(一)單人、雙人、混雙、集體、自由組合、托舉項目第四至八名;
(二)規(guī)定動作第九至十二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單人技術(shù)自選、單人自由自選、雙人技術(shù)自選、雙人自由自選、混雙技術(shù)自選、混雙自由自選、集體技術(shù)自選、集體自由自選、自由組合、托舉項目、規(guī)定動作。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全國花樣游泳U系列賽事除外)單人或雙人項目須至少有8人(對)、混雙項目須至少有8對、集體、自由組合或托舉項目須至少有6隊上場比賽,省級比賽單人或雙人項目須至少有6人(對)、混雙項目須至少有4對、集體、自由組合或托舉項目須至少有4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條款中“替補”如在所報項目或預、決賽都未上場參賽,將不授予等級稱號。
5. 上述條款中的“參賽”指報名且上場參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游泳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棒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參加奧運會、世界經(jīng)典賽、世界杯比賽,獲得以下成績,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第一名:授予14名運動員;
(二)第二名:授予13名運動員;
(三)第三名:授予12名運動員;
(四)第四名:授予11名運動員;
(五)第五至六名:授予9名運動員;
(六)第七至八名:授予7名運動員;
(七)第九至十二名:授予5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參加下列比賽,獲得以下成績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經(jīng)典賽、世界杯:
第一至十二名:授予14名運動員。
(二)世界杯U23、亞運會、亞洲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12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10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8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6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4名運動員。
(三)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中國棒球聯(lián)賽:
1.第一名,授予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10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8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6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4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2名運動員。
(四)亞洲青年錦標賽U18:
1.第一名,授予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2名運動員。
(五)全國冠軍賽、全國青年錦標賽U21:
1.第一名,授予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2名運動員。
(六)全國大學生棒球聯(lián)賽甲組:
第一名,授予2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參加下列比賽,獲得以下成績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杯U23:
1.第一至四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9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7名運動員。
(二)世界杯U18:
1.第一至四名,授予12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10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8名運動員。
(三)亞洲錦標賽U18:
1.第一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9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7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5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3名運動員。
(四)亞洲錦標賽U15:
1.第一名,授予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8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6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4名運動員。
(五)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中國棒球聯(lián)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8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6名運動員;
4.第九至十名,授予4名運動員;
5.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2名運動員。
(六)全國冠軍賽、全國青年錦標賽U21:
1.第一名,授予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4名運動員。
(七)全國青少年錦標賽:
1.U18冠軍組:
(1)第一名,授予5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1名運動員。
2.U15組:
(1)第一名,授予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1名運動員。
(八)全國大學生聯(lián)賽甲組:
1.第一名,授予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2名運動員。
(九)各?。▍^(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1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杯U15、亞洲錦標賽U18: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3.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5.第七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二)亞洲錦標賽U15:
1.第一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9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7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5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3名運動員。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12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10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8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6名運動員。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
1.U18組:
(1)第一名,授予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8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6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4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2名運動員。
2.U15組:
(1)第一名,授予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8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6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4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2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1名運動員。
(五)全國大學生聯(lián)賽甲組:
1.第一名,授予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2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1名運動員。
(六)各?。▍^(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10名運動員;
3.第二至四名,授予8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6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錦標賽:
1.U15組:
(1)第一至八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九至十名,授予10名運動員;
(3)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8名運動員;
(4)第十三至十四名,授予6名運動員;
(5)第十五至十六名,授予4名運動員。
2.U12組:
(1)第一名,授予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2名運動員。
(二)全國大學生聯(lián)賽甲組:
第一至八名,各授予14名運動員。
(三)各?。▍^(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10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8名運動員。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棒球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須至少有8隊、省級比賽須至少有6隊報名參加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或參加多個比賽的,則取最高水平組別,授予等級稱號,不可重復申請。
4. 上述條款中"參加比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以成績冊和技術(shù)統(tǒng)計表為準。
5. 凡受到中國棒球協(xié)會、比賽組委會和?。▍^(qū)、市)體育局紀律處分、通報批評的運動員,受處分期間不得申請等級稱號。
壘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奧運會、世界運動會、世界杯:
(一)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7名運動員;
(二)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6名運動員;
(三)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5名運動員;
(四)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五)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六)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七)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運動會、世界杯、亞運會、亞洲錦標賽: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7名運動員。
(二)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世界杯: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三)亞洲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四)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杯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五)全國青年錦標賽、中國大學生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世界杯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4.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二)世界少年錦標賽、少年世界杯: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三)亞洲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四)亞洲少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五)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杯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4.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5.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六)全國青年錦標賽、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U19各組別: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七)中國大學生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八)全國少年錦標賽、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U16各組別:
U16體校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U16普校組(俱樂部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九)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少年錦標賽、少年世界杯: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3.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6.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二)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杯賽: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8名運動員。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四)全國少年錦標賽:
U16體校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U16普校組(俱樂部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五)中國大學生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六)全國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七)?。▍^(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少年錦標賽:
U16體校組
1.第一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4.第十三至十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5.第十五至十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U16普校組(俱樂部組)
1.第一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2.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3.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4.第十三至十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5.第十五至十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U13體校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U13普校組(俱樂部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三)中國大學生錦標賽:第一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四)全國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錦標賽:
1.第一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九至十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十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4.第十三至十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5.第十五至十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五)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4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男子、女子
2. 上述國際和全國和省級比賽須至少有6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條款中“參加比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壘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5. 凡受到中國壘球協(xié)會、比賽組委會和?。▍^(qū)、市)體育局紀律處分、通報批評的運動員,受處分期間不得申請報等級稱號。
曲棍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杯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5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7.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二)世界超級聯(lián)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5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7.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三)世界系列賽(決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杯賽、世界超級聯(lián)賽、世界系列賽(決賽):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8名運動員。
(二)亞運會、亞洲杯賽(暨亞洲錦標賽)、亞洲冠軍杯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3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三)青年世界杯賽(暨世界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5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3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7.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四)青年奧運會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3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五)U21青年亞洲杯賽(暨亞洲U21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1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五)U18青年亞洲杯賽(暨亞洲U18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七)全國運動會(決賽)、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杯賽、全國聯(lián)賽(決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八)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全國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青年世界杯賽、青年奧運會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二)U21青年亞洲杯賽(暨亞洲U21青年錦標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三)U18青年亞洲杯賽(暨亞洲18青年錦標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四)全國運動會(決賽)、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杯賽、全國聯(lián)賽(決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5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五)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全國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6.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六)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全國中學生錦標賽(高中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四至五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六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七)?。▍^(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八)?。▍^(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二)全國大學生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全國中學生錦標賽(高中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2名運動員;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3.第四至五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4.第六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5)、全國中學生錦標賽(初中組)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3.第四至五名,授予參加比賽的5名運動員;
4.第六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五)?。▍^(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三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七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三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3.第七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七)全國室內(nèi)曲棍球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運動員。
(二)全國大學生錦標賽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運動員;
2.第三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2名運動員。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全國中學生錦標賽(高中組)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運動員;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10名運動員。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5)、全國中學生錦標賽(初中組)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9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五)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2)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加比賽的7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六)?。ㄗ灾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
1.第一至六名,授予參加比賽的運動員;
2.第七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七)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錦標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2.第四至十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3名運動員
(八)全國室內(nèi)曲棍球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加比賽的8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加比賽的6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加比賽的4名運動員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男子、女子。
2. 上述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支隊隊伍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條款中“參加比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曲棍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5. 運動員因違反中國曲棍球協(xié)會紀律規(guī)定,在受處分期間不得申請等級稱號。
6. 全國大學生錦標賽為中國曲棍球協(xié)會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
羽毛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參賽奧運會的運動員;
(二)世界錦標賽前8名;
(三)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賽,青年奧運會,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總決賽、超級1000賽、超級750賽前3名;
(四)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單項前3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青年奧運會第四至八名;
(二)世界青年錦標賽單項前4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三)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
1.總決賽、超級1000賽、超級750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2.超級500賽、超級300賽單項前3名;
(四)世界大學生單項錦標賽前4名;
(五)世界中學生單項錦標賽第一名;
(六)參賽亞運會的運動員;
(七)亞洲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第二至三名的出場運動員;
(八)亞洲青年運動會前3名;
(九)亞洲青年錦標賽單項前2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亞洲U17青年錦標賽第一名;
(十一)全國運動會單項前16名,團體前8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8名,團體前4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三)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lián)賽超級聯(lián)賽前4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四)全國青年運動會單項前4名,團體前3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五)全國青年錦標賽甲組單項前2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六)全國U17-18羽毛球比賽單項第一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
1.超級500賽、超級300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2.超級100賽、挑戰(zhàn)賽單項前2名。
(二)世界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五至八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
(三)世界大學生單項錦標賽第五至八名;
(四)世界中學生單項錦標賽第二至四名;
(五)亞洲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三至四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
(六)亞洲U17青年錦標賽第二至四名;
(七)亞洲U15青年錦標賽前2名;
(八)全國運動會單項參加決賽階段比賽的運動員,團體第九至十二名的出場運動員;
(九)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九至十六名,團體第五至八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lián)賽:
1.超級聯(lián)賽第五至十名的出場運動員;
2.甲級聯(lián)賽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一)全國青年運動會單項第五至八名,團體第四至八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二)全國青年錦標賽甲組單項第三至八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乙組單項前4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三)全國U17-18羽毛球比賽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二至六名的出場運動員,全國U15-16羽毛球比賽單項前3名、團體前3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四)全國U13-14羽毛球單項前2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五)中國大學生錦標賽全國乙組(專業(yè)組)單項前2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甲組(業(yè)余組)單項第一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14歲以上年齡組(含14歲)單項前2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十七)有在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正式注冊專業(yè)羽毛球隊的?。▍^(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14歲以上年齡組(含14歲)單項前2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參賽世界大學生單項錦標賽的運動員;
(二)世界中學生單項錦標賽第五至十六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甲組單項第九至十六名,團體第五至八名的出場運動員;乙組比賽單項第五至八名,團體第二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
(四)全國U17-18羽毛球比賽單項第七至八名、團體第七至八名的出場運動員,全國U15-16羽毛球比賽單項第四至六名、團體第四至六名的出場運動員;
(五)全國U13-14羽毛球單項第三至六名,團體第二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
(六)中國大學生錦標賽全國乙組(專業(yè)組)單項第三至四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甲組(業(yè)余組)單項第二至三名,團體第二至三名的出場運動員;
(七)?。▍^(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14歲以上年齡組(含14歲)單項第三至八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
(八)有在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正式注冊專業(yè)羽毛球隊的?。▍^(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14歲以上年齡組(含14歲)單項第三至四名,團體第三至四名的出場運動員;其他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14歲以上年齡組(含14歲)單項第一名,團體第一名的出場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U11-12羽毛球單項前4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二)全國U9-10羽毛球比賽單項前4名,團體前2名的出場運動員;
(三)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比賽單項前8名,團體前6名的出場運動員;
(四)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8名,團體前6名的出場運動員;
(五)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少年錦標賽單項前8名,團體前6名的出場運動員。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單打、雙打、團體
混合:雙打、團體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對、隊)、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對、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條款中“出場運動員”的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5. 有在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正式注冊專業(yè)羽毛球隊的?。▍^(qū)、市)體育局以在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為準。
橄欖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7人制橄欖球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運動會: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1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5.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二)世界杯: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5.第九至十名,授予參賽的 2 名運動員。
(三)世界系列賽分站賽第一站: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5.第九至十名,授予參賽的 2 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運動會:第一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二)青年奧運會: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1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三)亞運會、亞洲系列賽第一站、亞洲系列賽第二站: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四)亞洲青年運動會: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1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五)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系列賽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6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3 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青年奧運會、世界青年錦標賽、亞洲青年運動會:第一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3 名運動員。
(二)亞洲青年系列賽第一站、第二站: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8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6 名運動員;
4.第五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三)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系列賽第一站、全國系列賽第二站: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四)全國青少年U系列錦標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冠軍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系列賽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2 名運動員。
(五)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和中國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全國學生比賽(大學生和中學生):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3 名運動動員。
(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6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U系列錦標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冠軍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系列賽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三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二)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和中國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全國學生比賽(大學生和中學生):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賽的 8 名運動員;
2.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三)?。▍^(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和中國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全國學生比賽(中學生):第一至六名,授予參賽的12名運動員。
(二)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注:1. 可以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男子、女子。
2. 7 人制比賽每支隊伍人數(shù)按 12 人計算。
3. 以上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5 隊、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4 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5. 上述條款中的“參賽”指報名并上場參加比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6. 凡受到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比賽組委會和各省(區(qū)、市)體育局紀律處分、通報批評的運動員,受處分期間不得申請等級稱號。
15 人制橄欖球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世界杯:
(一)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9 名運動員;
(二)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7 名運動員;
(三)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15 名運動員;
(四)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五)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 8 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亞洲錦標賽:
1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9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5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6 名運動員;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3 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 8 名運動員。
(二)亞洲青年錦標賽: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9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16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14 名運動員;
4.第四名,授予參賽的 10 名運動員;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16 名運動員;
2.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四)全國青少年U系列錦標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冠軍賽: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12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9 名運動員;
3.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五)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和中國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全國學生比賽(大學生和中學生):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4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3 名運動動員。
(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
1.第一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二名,授予參賽的 6 名運動員;
3.第三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少年U系列錦標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冠軍賽: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賽的 11 名運動員;
2.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二)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和中國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全國學生比賽(大學生和中學生):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參賽的 8 名運動員;
2.第三至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三)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7 名運動員;
2.第四名,授予參賽的 5 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冠軍賽: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 19 名運動員。
注:1. 可以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
2. 15 人制比賽每支隊伍人數(shù)按 24 人計算。
3. 以上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5 隊、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4 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5. 上述條款中的“參賽”指報名并上場參加比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6. 凡受到中國橄欖球協(xié)會、比賽組委會和各省(區(qū)、市)體育局紀律處分、通報批評的運動員,受處分期間不得申請等級稱號。
攀巖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獲正式參賽資格的運動員;
(二)世界錦標賽前8名;
(三)世界杯年度排名前6名;
(四)青年奧運會、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前2名;
(五)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前2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青年奧運會、世界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第3名至第5名;
(二)亞運會、亞洲錦標賽第3至第5名;
(三)世界大學生錦標賽前3名;
(四)亞洲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第1名;
(五)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前2名;
(六)全國聯(lián)賽年度排名前2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亞洲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第2至3名;
(二)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第3名至第6名;
(三)全國聯(lián)賽年度排名第3名至第6名;
(四)全國青年運動會前3名;
(五)全國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前3名;
(六)全國青少年U系列聯(lián)賽U15組年度排名第1名;
(七)全國中學生錦標賽前2名;
(八)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舉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和錦標賽前2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第7名至第10名;
(二)全國青年運動會第4名至第6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青年組/A組/B組第4名至第6名;
(四)全國青少年U系列聯(lián)賽U15組年度排名第2至第3名;
(五)全國中學生錦標賽第3名至第5名;
(六)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舉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和錦標賽第3至第6名;
(七)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青年錦標賽前2名。
注:1. 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適用的比賽項目包括:男子難度、女子難度、男子速度、女子速度、男子攀石、女子攀石、男子全能、女子全能、男子速度接力和女子速度接力;
2. 上述比賽各小項參賽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不少于5個,各小項參賽人數(shù)不少于8人(隊)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世界青年錦標賽、亞洲青年錦標賽和全國青年錦標賽組別設(shè)置均為:青年組(18-19歲)、A組(16-17歲)和B組(14-15歲);
4.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以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5. 以國際、洲際比賽成績申請等級稱號的成績證明由中國登山協(xié)會出具。
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前8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三至二十四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九至十六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3名,團體第一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二十五至三十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十七至二十四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二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一名;
(六)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九至十四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一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五至十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十三至十六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注:1.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團體至少6隊、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2.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前8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三至十六名;
(二)世界錦標賽第九至十二名;
(三)世界杯分站賽前12名;
(四)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前3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七至二十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分站賽第十三至十六名;
(三)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二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第四至八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個人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一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青年組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四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七至十二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青年組第二至六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前3名;
(五)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第一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第十五至二十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十三至十八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青年組第七至十二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第四至六名;
(五)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第二至三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大跳臺、女子大跳臺、男子坡面障礙技巧、女子坡面障礙技巧。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前8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三至二十四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九至十六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6名,團體第一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三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二十五至三十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十七至二十四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二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第一名;
(六)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三至十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九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一名;
(四)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九至二十二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十三至十六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四)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個人、女子個人。
2. 上述比賽各單人項目須至少有8人、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可授予等級稱號。
單板滑雪障礙追逐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前8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十三至二十四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九至十六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6名,團體第一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三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冬季奧運會第二十五至三十名;
(二)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總排名第十七至二十四名;
(三)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二名;
(四)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五)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第一名;
(六)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三至十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九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二至六名,團體第一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九至二十二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十三至十六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八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個人、女子個人。
2. 上述比賽各單人項目須至少有8人、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可授予等級稱號。
北歐兩項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冬奧會、世界錦標賽單項前15名,團體前6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奧會、世界錦標賽單項第十六至三十名,團體第七至十名;
(二)世界杯分站賽單項前30名,團體前6名;
(三)冬青奧會單項前10名,團體前4名;
(四)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單項前8名;
(五)國際雪聯(lián)洲際杯單項前15名;
(六)亞洲冬季運動會單項前8名,團體前3名;
(七)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前6名;
(八)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前3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七至十二名,團體第一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四至八名,團體第一名;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前3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單項第十三至二十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單項第九至十五名,團體第二至三名;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
(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省級錦標賽成年組單項前6名,青年組單項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省級錦標賽成年組單項第七至十五名,青年組單項第四至八名;
(二)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省級錦標賽單項前3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男子個人、女子個人、男子團體、女子團體。
2. 上述比賽各單人項目須至少有8人、團體項目至少有4隊,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可授予等級稱號。
雪車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入選冬奧會名單;
(二)世界錦標賽前20名;
(三)世界杯分站賽前20名;
(四)青年世錦賽前8名;
(五)歐洲杯、北美杯分站賽前3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錦賽第二十一至三十名;
(二)世界杯分站賽第二十一至三十名;
(三)青年世錦賽第九至二十名;
(四)歐洲杯、北美杯分站賽第四至二十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前6名;全國錦標賽前3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杯分站賽第三十一至四十名;
(二)世錦賽第三十一至四十名;
(三)青年世錦賽第二十一至三十名;
(四)歐洲杯、北美杯分站賽第二十一至三十名;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第七至十二名;
(六)全國錦標賽第四至十二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第十三至二十名;
(二)全國錦標賽第十三至二十名;
(三)省級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省級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第四至八名;
(二)地市級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前3名。
注: 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男子四人、男子雙人;女子單人、女子雙人;男子單人推車、男子雙人推車、男子四人推車;女子單人推車、女子雙人推車。
2. 在我國完成場地建設(shè)之前,全國比賽隨外訓期間,擇期舉行。擬參賽運動員需達到可參加比賽的訓練水平,經(jīng)教練和競賽觀察組同意,方可參賽;比賽至少須有6人、三支代表隊(需根據(jù)我國該項目未來發(fā)展人數(shù)而定)上場比賽,完成線路滑行,有比賽成績,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鋼架雪車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奧會前12名;
(二)世界錦標賽、年度世界排名前8名;
(三)世界杯分站賽第一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冬奧會第十三至十八名;
(二)世界錦標賽、年度世界排名第九至十四名;
(三)世屆青年錦標賽、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大學生冬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前8名;
(四)世界杯分站賽前6名;
(五)洲際杯分站賽第一名;
(六)全國冬季運動會前6名;
(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前3名;
(八)全國夏季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世界錦標賽第十五至二十四名;
(二)世界杯分站賽第七至第十六名;
(三)洲際杯分站賽第二至八名;
(四)世界大學生冬運會、冬季青年奧運會、世界青年錦標賽、亞州冬季運動會第九至十六號;
(五)全國冬季運動會第至七至十四名;
(六)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四至十名;
(七)全國夏季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二至六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第十五至二十四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第十一至二十四名;
(三)全國夏季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七至十六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及錦標賽單項前三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夏季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第十七至二十四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單項第四至十二名;
(三)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錦標賽第一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 8 人(隊)、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
小項須至少有6人(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雪橇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獲得前10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青年世界杯總決賽獲得前15名;
(二)亞洲冬季運動會、亞洲錦標賽獲得前12名;
(三)全國冬季運動會獲得個人項目前6名;
(四)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獲得個人項目前3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獲得個人項目第七至十二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獲得個人項目第四至六名;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獲得個人項目前3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冬季運動會獲得個人項目第十三至十八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獲得個人項目第七至十二名;
(三)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獲得個人項目第四至八名;
(四)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成年組獲個人項目前6名,青年組獲個人項目前3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成年組獲個人項目第七至十二名,青年組獲個人項目第四至八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男子、女子。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人、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小項須至
少有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沖浪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沖浪聯(lián)盟職業(yè)巡回賽個人賽前12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青年錦標賽個人賽前12名,世界青少年冠軍巡回賽前8名;
(二)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個人賽前8名;
(三)全國運動會個人賽前6名;團體賽第一名;
(四)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個人賽前3名,團體賽第一名;
(五)全國青年運動會U18組個人賽前3名,團體賽第一名;
(六)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組個人賽第一名,團體賽第一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個人賽七至十二名、團體賽第二名;
(二)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個人賽第四至八名,團體賽第二名;
(三)全國青年運動會U18個人賽第四至八名,團體賽第二名;U15組個人賽第一名;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組個人賽第二至四名,團體賽第二名,U15組個人賽第一名;
(五)全國U系列賽U18組、U15組個人賽第一名,團體賽第一名;
(六)?。▍^(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個人賽第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團體賽第三名;
(二)全國青少年錦標賽U18組個人賽第五至八名,團體賽第三名;U15組個人賽第二至四名;
(三)全國U系列賽U18組、U15組個人賽第二至四名,團體賽第二名;
(四)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個人第二至四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U系列賽U18組、U15組個人賽第五至八名,團體賽第三名;
(二)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或冠軍賽個人賽第五至八名。
注:1. 參賽年齡及組別設(shè)置:
(1)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運動員參賽組別分為公開組、U18組、U15組,具體年齡設(shè)置參照當年競賽規(guī)程為準;
(2)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全國U系列賽事運動員參賽組別分為U18組及U15組,具體年齡設(shè)置參照當年競賽規(guī)程為準;
2.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國內(nèi)比賽名稱和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1)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全國U系列賽事:
個人賽:短板、長板、槳板
團體賽:短板、長板、槳板
3.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8人、團體項目須至少有6隊上場比賽,省級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6人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4.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空手道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各級別前八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青奧會、世界青年錦標賽、亞運會、亞洲錦標賽、東亞運動會、東亞錦標賽各級別前四名;
(二)全國運動會各級別前八名;
(三)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各級別前三名;
(四)全國青年運動會(專業(yè)組或體校組)各級別前二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各級別第五至八名;
(二)全國青年運動會(專業(yè)組或體校組)各級別第三至五名;
(三)全國青年錦標賽各級別前三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各級別前二名;
(五)?。▍^(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或冠軍賽各級別第一名。
三、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青年錦標賽各級別第五至八名;
(二)全國少年錦標賽(全國U18錦標系列賽總決賽)各級別前三名;
(三)?。▍^(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各級別第三至五名;
(四)?。▍^(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或冠軍賽各級別第二名。
四、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各級別第七至九名;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錦標賽或冠軍賽各級別第三至九名;
(三)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各級別前三名。
注:1.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1)成年組
女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50kg、-55kg、-61kg、-68kg、+68kg、團體組手
男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60kg、-67kg、-75kg、-84kg、+84kg、團體組手
(2)青年組
女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48kg、-53kg、-59kg、+59kg、團體組手
男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55kg、-61kg、-68kg、-76kg、+76kg、團體組手
(3)少年組
女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47kg、-54kg、+54kg
男子:個人型、團體型;
組手:-52kg、-57kg、-63kg、-70kg、+70kg
(4)全國青年運動會、省級比賽所設(shè)級別與上述級別不同的,由中國空手道協(xié)會、?。▍^(qū)、市)體育局將比賽設(shè)項情況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后,可授予等級稱號。
2.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6人、團體項目須至少有6隊上場比賽,省級和地市級比賽各級別須至少有8人、團體項目須至少有8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4. 大眾空手道不在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稱號審批范圍之內(nèi)。
5. 團體項目主力運動員的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空手道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三人籃球運動員技術(shù)等級標準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杯: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二)U23世界杯、世界沙灘運動會、世界大學生聯(lián)賽總決賽: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七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奧運會、世界杯:第五至八名授予未取得國際健將稱號的2名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二)U23世界杯、世界沙灘運動會、世界大學生聯(lián)賽總決賽:第四至六名授予未取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2名參賽運動員,第七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三)青年奧運會、U18世界杯:前四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四)亞運會、亞洲杯:前四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五)U18亞洲杯:前四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六)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室內(nèi)與武道運動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洲大學生聯(lián)賽總決賽: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七)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U23世界杯、世界沙灘運動會、世界大學生聯(lián)賽總決賽、青年奧運會、U18世界杯、亞運會、亞洲杯、U18亞洲杯、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室內(nèi)與武道運動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洲大學生聯(lián)賽總決賽:前八名授予未取得運動健將稱號的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二)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前八名授予未取得運動健將稱號的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三)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四)全國三人籃球錦標賽、U18全國三人籃球錦標賽、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總決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總決賽:各組別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分區(qū)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分區(qū)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五)中國籃球協(xié)會和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中國中學生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
1.總決賽:各組別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2.分區(qū)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六)肯德基三人籃球賽全國總決賽: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七)省(區(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所設(shè)置的三人制籃球賽、?。▍^(qū)、市)體育局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主辦的三人制籃球賽:
1.高中組(或18歲以下)比賽: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2.初中組(或15歲以下)比賽:第一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第九至十二名授予未取得一級運動員稱號的參賽運動員;
(二)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各組別第二至十二名授予未取得一級運動員稱號的參賽運動員;
(三)全國三人籃球錦標賽、U18全國三人籃球錦標賽、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總決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總決賽:各組別第二至八名授予未取得一級運動員稱號的參賽運動員;
(四)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分區(qū)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分區(qū)賽和階段性決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省級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省級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五)中國籃球協(xié)會和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中國中學生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
1.分區(qū)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2.省級賽:各組別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六)肯德基三人籃球賽:
1.全國總決賽: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2.分區(qū)賽: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七)?。▍^(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所設(shè)置的三人制籃球賽、?。▍^(qū)、市)體育局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主辦的三人制籃球賽:
1.高中組(或18歲以下)比賽:第二至四名授予未獲得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2.初中組(或15歲以下)比賽:第二至四名授予未獲得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一)中國三對三籃球聯(lián)賽省級賽、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的省級賽:各組別第一至八名授予未取得二級運動員稱號的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二)?。▍^(qū)、市)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所設(shè)置的三人制籃球賽、?。▍^(qū)、市)體育局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主辦的三人制籃球賽:
1.高中組(或18歲以下)比賽:第五至八名授予未取得二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2名參賽運動員;
2.初中組(或15歲以下)比賽:第五至八名授予未取得二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參賽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2名參賽運動員。
注:1. 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12隊、省級比賽各小項至少有12隊參加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2. 上述比賽未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3. 上述條款中“參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相關(guān)證明由中國籃球協(xié)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評論
相關(guān)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