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得罪了一個人,他借助別人的手想鏟除我,收集到的證據(jù)都被他們截胡了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A. 你把下面這個小故事讀懂了,就知道了,雙方都自私,都按照自己的邏輯行事,則雙方是兩敗俱傷。 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典理論 “囚徒困境”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流傳頗為廣泛的故事,叫做“囚徒困境”。 話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在此案的偵破過程中,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A和B,并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被害人家中丟失的財物。但是,他們都矢口否認曾殺過人,辯稱是先發(fā)現(xiàn)富翁被殺,然后只是順手牽羊偷了點兒東西。于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審訊。 這個時候,聰明的警官找他們談話,分別告訴他們說:“你們的偷盜罪確鑿,所以可以判你們2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個交易。如果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會作為證人無罪釋放,他將被判10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招了,你們都將被判5年有期徒刑;如果他招了,你不招,他無罪釋放,你被判無期徒刑,終身囚禁;如果你們都不招,各判2年?!? 一般讀者可能會誤認為,既然兩個囚犯最好的結果是都不招供,兩人都只被判2年,那么,兩個囚犯都選擇不招供就是這個博弈的最終結果。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囚徒困境”之所以稱為“困境”正是因為這個博弈的最終結局恰恰是最壞的結果,即兩個囚犯統(tǒng)統(tǒng)招供,結果都被判有期徒刑5年。 反過來說,這也是警官的聰明之處。警官采取的游戲規(guī)則必然會讓兩名囚犯坦白罪行,認罪伏法。對一個博弈來說,游戲規(guī)則非常地重要,適宜的規(guī)則才能夠達到目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莫不如此,規(guī)則制訂者往往利用條件制定出有利于自身的規(guī)章制度。 讀到這里,很多讀者不禁會問,為什么兩個人都選擇了“招”,傻到接受這種最壞的結果呢?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筆者首先說明一下,囚徒困境和其它的博弈一樣,都需要有2個前提假設:囚徒A和B兩人都是自利理性的個人,即只要給出兩種可選的策略,每一方將總是選擇其中對他更有利的那種策略;兩人無法溝通,要在不知道對方所選結果的情況下,獨自進行策略選擇。 囚犯“思想搏斗過程”大致如下,囚犯A的內心活動是這樣:假如他招了,我不招,我就要將牢底坐穿,招了最壞坐10年,還是招了合算;假如他不招,我也不招,只坐2年的牢(因無法串供,風險太大);如果我招,他不招,馬上被釋放,也是招了合算。 因此,無論囚犯B是坦白還是沉默,囚犯A采取坦白的策略對自己更為有利。 同樣,以上推理也適用于囚犯B。結果兩個囚徒都坦白了,都被判刑5年。 囚徒困境之所為被稱為“困境”,正是在于:如果A、B二人都保持沉默,則都只被判刑2年,顯然比兩人都坦白的結果要好。 兩名囚犯都作出招供的選擇,這對他們個人來說都是最佳的,即最符合他們個體理性的選擇。照博弈論的說法,這是惟一的納什均衡點。 除了這個均衡點,A與B的任何一人單方面改變選擇,他只會得到更加不經(jīng)濟的結果。而在其它的結果中,比如兩人都不坦白的情況下,都有一人可以通過單方面改變選擇,來減少自己的刑期。可是兩人經(jīng)過一番理性計算后,卻選擇了一個使自己陷入不利的結局。 其實“囚徒困境”不允許囚犯A和B進行溝通的假設,與實際生活中大部分情況的現(xiàn)實是有差異的。比如,在愛情博弈中,很多戀人會經(jīng)?;ㄇ霸孪隆匾箯P守;在企業(yè)的價格戰(zhàn)中,企業(yè)之間也會多有溝通,甚至結成價格聯(lián)盟;即使是20世紀下半世紀的美蘇軍備競賽中,兩個超級大國也會經(jīng)常進行外交交談,及時交換信息。 因此不妨將條件放寬,允許囚犯A和B在審訊室里在一起呆上10分鐘,給予他們充分的串供的機會。 很明顯,雙方交流的主旨就是建立攻守同盟,克服自利心理,甚至可能訂立一個口頭協(xié)議,要求雙方都不去坦白。然后,雙方再單獨被提審。 我們不妨設想囚犯A的心理活動。他一定會認為,如果囚犯B遵守約定的話,則自己坦白就可獲得自由;如果囚犯B告密的話,若自己不坦白就會被終生囚禁。事實上,囚犯A的策略并沒有因為簡單的溝通或協(xié)議而擺脫兩難境地。對于囚犯B也是一樣。 雖然“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道理人人都懂,而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就是一個囚徒困境的應用?!扒敉嚼Ь场北豢闯墒遣┺恼摰拇硇园咐?,不僅因為其簡單易懂,還在于它的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 比如,戀人們在戀愛中的海誓山盟,最終還是分手;企業(yè)之間相互溝通合作結成戰(zhàn)略關系時是信誓旦旦,但價格戰(zhàn)仍然會爆發(fā);美蘇兩國經(jīng)常會晤,甚至簽訂核不擴散條約,但軍費一年高過一年。 囚徒困境的游戲規(guī)則,能夠讓狡猾的罪犯招供,得到應有的懲罰,固然不是壞事。然而,我們不妨假設囚徒A和B完全都是清白的具有理性的大大的良民,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并不會因為他們的清白而改變。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審案存在對身體的殘害,完全可能造成屈打成招的冤假錯案。在中國歷史上,這種冤案并不是什么稀少的事情。 從更深刻的意義上講,囚徒困境模型動搖了傳統(tǒng)社會學、經(jīng)濟學理論的基礎,這是經(jīng)濟學的重大革命。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在其傳世經(jīng)典《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這樣描述市場機制:“當個人在追求他自己的私利時,市場的看不見的手會導致最佳經(jīng)濟后果。”這就是說,每個人的自利行為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公共利益的增長。即自利會帶來互利。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秉承了亞當·斯密的思想。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認為:因此經(jīng)濟學不必擔心人們參與競爭的動力,只需關注如何讓每個求利者能夠自由參與盡可能展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只要市場機制公正,自然會增進社會福利。 但是囚徒困境的結果,恰恰表明個人理性不能通過市場導致社會福利的最優(yōu)。每一個參與者可以相信市場所提供的一切條件,但無法確信其他參與者是否能與自己一樣遵守市場規(guī)則。 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個集體里,有可能每個人的選擇都是理性的,但對于整個集體來說其結果卻不是理性的。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股市。股市的參與人數(shù)雖然十分龐大,但實際上是只有多與空、機構與機構、散戶與散戶之間的雙方“博弈”,有人將此稱之為“零和游戲”。 股市“博弈”雙方的多數(shù)也處在一種“囚徒困境”中。對于股市中博弈雙方來說,當股市漲到最高點時,無論對散戶,還是對機構來說,任何一方的最大利益在于“我賣,而你沒賣,我獲得最大盈利”,而對于雙方來說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大家都不賣,把股市推向一個更高點位,大家都有更多利潤空間”。但實際結果卻大相徑庭,市場“無形之手”沒起作用,卻是“囚徒困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佛家講因果報應,儒家講究“財自道生,利緣義取”。從“囚徒困境”看來,如果一味地想算計別人,算來算去,最后卻算計到自己頭上來了。如果我們將“囚徒困境”故事中的無期徒刑改為死刑,那么“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用在這里是再恰當不過了。 那么怎么樣才能擺脫“囚徒困境”呢? 博弈雙方都付出代價,失去自己不愿失去的東西,但只有這樣才能共存并且擺脫囚徒困境,這有如壯士斷臂,不得不為,也樂得為之。 如果說“兄弟鬩于墻,共御外侮”是理想化的擺脫囚徒困境的策略,那么出賣“兄弟”以還得自己的平安,則是處于囚徒困境下本能的選擇。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經(jīng)濟行為和社會行為中這一本能都鮮明地體現(xiàn)著。 囚徒困境原理及對現(xiàn)代企業(yè)啟示 突發(fā)感慨,給大家說個好玩的東西,“囚徒困境 ”。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經(jīng)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尋味?!扒敉嚼Ь场闭f的是兩個囚犯的故事。這兩個囚徒一起做壞事,結果被警察發(fā)現(xiàn)抓了起來,分別關在兩個獨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進行審訊。在這種情形下,兩個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與警察合作,從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與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與警察合作)。這兩個囚犯都知道,如果他倆都能保持沉默的話,就都會被釋放,因為只要他們拒不承認,警方無法給他們定罪。但警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就給了這兩個囚犯一點兒刺激: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背叛,即告發(fā)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他的同伙就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并且為了加重懲罰,還要對他施以罰款,作為對告發(fā)者的獎賞。當然,如果這兩個囚犯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誰也不會得到獎賞。 那么,這兩個囚犯該怎么辦呢?是選擇互相合作還是互相背叛?從表面上看,他們應該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但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可能采取什么選擇。A犯不是個傻子,他馬上意識到,他根本無法相信他的同伙不會向警方提供對他不利的證據(jù),然后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去,讓他獨自坐牢。這種想法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識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會這樣來設想他。所以A犯的結論是,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會保持沉默,那么他就會是那個帶獎出獄的幸運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據(jù)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所以其結果就是,這兩個囚犯按照不顧一切的邏輯得到了最糟糕的報應:坐牢。 在與其他企業(yè)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類似的兩難境地,這個時候需要相互之間有足夠的了解與信任,沒有起碼的信任做基礎,切不可貿然合作。在對對方有了足夠的信任之后,誠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誠意或者太過貪婪,就可能鬧到雙方都沒有好處的糟糕情況。 選團隊成員時,就像激流中要找同一條船上的人,一定要確定每一個人和自己往同方向走。也就是說,外面已經(jīng)這么險惡了,一定不能找會背后捅自己一刀的人。 原問題:《如果在囚徒困境中,雙方都抵賴的話那么雙方同時無罪釋放,那么兩個囚》回復于 2022-05-20 00:15:43
相似問題解答
就是說有個人欠我的工錢不給我,因為他叔叔是?工廠的股東,我想曝光他們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要討薪你就要找勞動局,找出可以證明你實際工作的證據(jù),或是你們幾個同事共同作證,沒勞動合同更好,那樣這個老板本身就屬于違規(guī)行為。只要能找到他,這個工錢就不難要到。如果你想舉報他的話,那就去工商部門還有衛(wèi)生局投訴了。上網(wǎng)多查一租房子交的定金,因為中途有事回家了,他把房子租給了別人
問題的關鍵是:對于你的300元“定金”,誰打的條子?上面是否寫的是“定金”?1. 如果僅僅是中介給你打的條子,即使寫明是“定金”,也沒有太多用處。因為,房東還未收取你的定金,房東與你之間還沒有任何合同關系。而對于中介來說,他的作用是促成上下討農(nóng)民工工資,以經(jīng)勞動局,別人都是給了,我是牽頭的人,就不給我的,現(xiàn)在說胡的了,但是我有證據(jù)
你好 是什么事情 您好如果您想獲得更加詳細的服務包括具體詳細的解答您的疑問、如何起草起訴狀,準備證據(jù)材料、訴訟時間流程等相關法律問題,請購買我的電話咨詢服務,非常感謝。我想問一下,就是說我買的牛放在別人家了,被別人給賣掉了,然后呃,我跟他要錢,他不給我。
滿意答案云心哥哥5級2012-04-16出于誠信的考慮,在短時間內而且東西完好無損的情況下應該退貨。其他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 追問: 首先:二手的東西賣給人,超過24小時,誰也不能說什么了 回答: 做買賣不是講個誠信么,這個事情要根據(jù)實際情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xù)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tài)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xiàn)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yè),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