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帶頭孤立并且慫恿孩子們孤立另一個孩子,是否可以起訴
律師回復(fù)
-
月幫助201720人不對,要有愛和自由”家庭規(guī)則:1、不傷害自己 2、不傷害他人 3、不傷害環(huán)境“愛和自由”幼兒園兒童行為規(guī)則:1、粗野、粗俗的行為不可以。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歸自己所有,并有權(quán)利自由支配。3、從哪里拿的東西請歸位到哪里。4、誰先拿到的誰先使用,后來者請稍等5、不可以打擾別人。6、做錯事要道歉。并且學(xué)會要求他人道歉。7、學(xué)會拒絕別人,學(xué)會說“不”。講課過程中,針對這七大規(guī)則,先是由幾個孫園機構(gòu)的老師上來情景演示幼兒園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場景,有人扮演孩子,有人扮演老師,我們從類似小品的情景演示中,學(xué)習(xí)老師如何處理問題,孫瑞雪老師在一旁進行詳細的講解。我印象最深的是,處理過程中,老師們和孫瑞雪老師將問題一層一層剖析開,即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的關(guān)心和愛,同時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作為我們這些旁觀的家長,更是將問題一步步明了,原來,孩子行為背后是這樣的含義,只要這么做這么說,既不讓還是受到傷害,還讓孩子感覺到他得到了認可和接納。在處理問題時,孫老師還特意強調(diào)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例如拉著小朋友的手,蹲下攬著孩子的肩,眼睛和孩子平視,語氣的溫柔和堅定(絕沒有責備),有點固定套路的提問和開導(dǎo)(孫老師說這些話是他們多年總結(jié)出來的)。這些行為,有的是讓孩子放松,有的是為了給孩子勇氣,每個細節(jié)都有它隱藏的含義……我不得不嘆服老師們的仔細和用心。廢話少說,先是解讀七大規(guī)則吧。1、粗野、粗俗的行為不可以。說明:粗野、粗俗的行為,分成2類,一類是行為上的,比如打、咬、踢、掐等等;一類是語言上的,語言暗示、控制、威脅、恐嚇、侮辱等,讓別人做不愿做的事情。這里我提了一個問題,就是語言敏感期和語言暴力的區(qū)分。語言暴力有個明顯特征是帶有目的性,就是施暴者會獲利。應(yīng)對這類問題的步驟:1)詢問被威脅人的感受和情緒:例如,“你現(xiàn)在是什么感覺?”“他這么對你你舒服嗎?”之類;2)告訴威脅人(語言或者行為的實施者)那是在威脅,會讓對方害怕、擔心(恐懼等等),請看著對方的眼睛,真誠的給她道歉;3)告訴他們,媽媽(老師)愛你們,同時欣賞道歉者的勇氣。孫瑞雪幼兒園針對這類情況,以“主題課”形式讓大家學(xué)習(xí),就是給孩子們演情景劇,以小品方式展示給孩子們,然后詢問孩子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在孩子們討論之后,再次給孩子們演示正確的做法。現(xiàn)場演示實例1:A想要吃B的糖,B不同意。A威脅B:“如果你不給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讓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不愿意,但是很無奈的把糖給了A。老師看到這一切會過去,蹲下來和B面對面,一只手輕輕拉著B,詢問她:“你告訴老師,發(fā)生了什么?”B說A要糖吃,老師又問他們:“糖是誰的?”B答是他的,A答是B的,老師問B:“你愿意和他分享你的糖嗎?”B搖頭:“如果我不給他,他就讓幼兒園小朋友不和我玩兒。”老師轉(zhuǎn)過頭輕拉著A問:“是這樣的嗎?”A點頭。老師又問B:“他這樣說讓你感到害怕了是嗎?”B點頭。老師對A說:“你這樣威脅他,他會害怕,會給他造成傷害,請你看著她的眼睛,真誠的給她道歉?!盇如果不同意,鬧情緒,那么老師就陪同,一直到A的情緒穩(wěn)定,道歉之后,老師會對A說:“你能道歉,老師很欣賞你的勇氣,老師愛你?!爆F(xiàn)場演示2(如何應(yīng)對小朋友的威脅):A要B的糖,B不同意,A威脅B:“如果你不給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讓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答:“我可以和老師玩。”A:"我讓老師也不和你玩。"B答:“我可以和自己玩。”也可以教孩子這樣回答:“你是在威脅我,老師是不會受你控制的?!绷硗?,3歲以下孩子打人等行為,不用語言多說,直接將孩子抱走就可以。因為孩子的感受力很強,他們用身心感受環(huán)境,只要他有粗野行為就將他抱走,多次之后他就知道此行為不被接受。孫老師又強調(diào),不要問孩子誰先動的手,這樣問不但沒有意義,還會給孩子一種感覺,誰先動手誰錯,后動手的人沒錯。分享了他們幼兒園的一件事,兩個孩子起爭執(zhí),老師問怎么回事,兩個孩子還沒說話,一旁的一個大孩子一個勁兒插話:“我知道怎么回事,誰誰誰*****,……”老師打斷了他:“這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請你離開。”老師將兩個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問發(fā)生了什么,兩個孩子都說是對方打了他。老師沒有詢問誰先動的手,而是說:“打人是粗野的行為,你們需要給對方道歉?!辈⒆寖蓚€孩子自己協(xié)商誰先道歉(自主權(quán)一定交給孩子,而不是老師。)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歸自己所有,并有權(quán)利自由支配。這里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除自己的東西外,任何東西都是別人的,未經(jīng)允許都不能拿。撿到的東西也不是你的,只要不是你的東西,就是別人的。這里特意強調(diào)撿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是讓孩子養(yǎng)成不貪便宜的習(xí)慣。有個家長問撿垃圾可以嗎?(全場爆笑但是卻又是我們常遇到的問題。)孫老師的回答是:“嚴格意義上講是可以的,但是我個人不支持?!蔽蚁肫鸷⒆釉?jīng)撿過一個手鏈,在找不著主人的情況下我們允許她留下了,現(xiàn)在想想,如果我們再次撿到東西,如果價值偏高,如何給孩子講什么可以留下什么不可以,如果給孩子解釋東西的“價值”“貴重”?不過寫到這里,我突然有些迷惑了:那就是如果撿垃圾也是不可以的,那么如何給孩子解釋日常生活中那些從垃圾中回收東西的行為,例如撿水瓶、廢舊東西利用等;但是如果可以,那么又給孩子如何解釋有些東西撿了可以據(jù)為己有,有些就不可以?這樣,到底可以撿與否的標準豈不是家長來定,孩子自己是混亂的??也許干脆一刀切什么也不讓撿最為簡單有效,但是孩子對一些管管棒棒之類的東西還真是情有獨鐘……還是先寫筆記吧……我問孫老師,如果在找不著物品主人的情況下孩子先玩,等主人回來之后還給主人可以嗎?孫老師很堅決的回答不可以。這個規(guī)則下,就是孩子間對物品的爭奪,物品又分為私人物品和公共的東西;另外一個經(jīng)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孩子把東西送人之后又反悔,這個反悔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干涉認為東西太貴重要求要回,一種是孩子自己的反悔。幼兒園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1)小朋友未征得別人同意拿走了對方的東西;2)小朋友拿走了環(huán)境中不明主人的東西;3)小朋友向另一個小朋友借了玩具,轉(zhuǎn)送了他人;4)當小朋友把物品送人之后,后悔了。場景1:一塊手表放在椅子上,周圍沒有人,A走過看到了很喜歡,就拿了起來。另一邊B正在找手表,看到A手里的東西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要求A歸還,A不同意,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老師過來處理。老師蹲下平視兩個孩子:“誰能告訴老師,發(fā)生了什么?”B說他的手表不見了,發(fā)現(xiàn)在A手里,想要回來但是A不給。老師問A:“這塊手表是你的嗎?”A答:“我在椅子上撿的。”老師仍然問:“這塊手表是你的嗎?”A仍然回答“我撿的?!崩蠋焼枺骸笆悄銖膸碛變簣@的嗎?”A搖頭,老師又說:“只要不是你的東西,就是別人的,請把這塊手表還給B?!盇交出手表,老師又對他說:“你很喜歡這塊手表是嗎?”A點點頭,老師繼續(xù)說:“如果你喜歡這塊手表,可以征求B的意見,看他是否愿意和你分享。”后續(xù)的拒絕與否是另外一條規(guī)則的事情了,稍后再提。場景2:只有2個秋千,兩個孩子在一起玩,又過來好幾個孩子要求玩,有個老師過去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最后老師決定輪流玩,每人5分鐘。老師在一旁計時,孫老師示意另外一個老師過去找計時的老師談話,這邊孩子開始焦慮:“老師,到5分鐘了嗎?”“老師,到時間了嗎?”……孫老師解釋,老師的介入是錯誤的,只要沒有粗野行為,老師就不應(yīng)該干涉,老師的干涉將評判權(quán)拿到了自己手里,使得孩子們在這個關(guān)系中喪失了自主權(quán)很容易焦慮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們自行解決。重新演示:A坐在秋千上玩,過來好幾個孩子要求玩,他們和A商量:“讓我玩一會兒吧,你都玩了很久了……”A:“我還沒玩夠呢,請等待?!薄澳阋呀?jīng)玩了很久了,什么時候能玩夠啊?”“不知道……”反正A是油鹽不進,最終那幾個孩子就玩別的去了。還演示了如果兩個孩子爭執(zhí)一件無主的物品怎么辦?那么老師需要確定東西是誰的,如果不是兩個小朋友的,老師就要求小朋友交出物品,他們誰都不可以玩。如果一件公共的物品大家同時拿到誰也不讓,例如選擇看書的時候兩個人都拿一本書,都說自己拿到的,那么老師也是先收回書,讓他們自己協(xié)商,商量好了之后再去找老師拿書。孫老師強調(diào),先將物品收回很重要,一般是這么對孩子說:“這件東西是你的嗎?”“不是”“請伸出手,請把東西先交給老師?!币欢ㄊ窍仁栈匚锲吩倮^續(xù)。另外我提問,在公共場所,如果遇到不遵守規(guī)則的小朋友怎么辦?孫老師給的建議是,蹲下,和對方小朋友平視,詢問對方是不是也喜歡***,是不是也想玩?告訴他,已經(jīng)有小朋友先到了,請先等待。孫老師說只要你用溫柔平和的語氣表情和對方說話,一般孩子都會遵循規(guī)則的,如果對方孩子不講理甚至動手,那么第一原則一定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當時她說的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如果在你的眼皮下讓你的孩子受到了暴力,那么就等于是你在實施暴力。)。還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那就是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搶怎么辦?領(lǐng)著自家孩子和對方溝通,再和對方說了3遍“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請還給我”之后如果對方還不歸還,那么就從孩子手里拿回來(我覺得這個我做不到,我會找對方家長溝通。)孫老師強調(diào)一點就是,語氣一定不要帶有責備,也不要嚴厲,就像和自己孩子說話一樣溫柔。孫老師分享了一個家長的趣事,她家孩子玩具被搶了,對方孩子跑了,她給孩子說了一聲:“你等著,媽媽去追。”物品送出又反悔的情況,解決問題思路:詢問反悔孩子:為什么你反悔了?送給別人的東西就已經(jīng)是別人的了,你要為你做的事情負責任;如果你不能為你的玩具做主,你就不能送人; 原問題:《幼師欺負孤立孩子上課讓孩子坐在一旁說孩子話多影響孩子,這樣做對嗎?》回復(fù)于 2023-02-16 16:03:16
-
月幫助4759人應(yīng)當可以起訴,中國法律規(guī)定,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得刻意違反公共秩序,通過毀損他人身心健康或者違反其他人合法權(quán)益,制造不良社會影響,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yīng)的處罰。而孤立他人和慫恿別的孩子孤立另一個孩子,完全違背了上述規(guī)定,可以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依法起訴,以維護被孤立孩子的權(quán)益及社會公共秩序。回復(fù)于 2023-02-16 16:02:43
相似問題解答
老師孤立學(xué)生算校園欺凌嗎
建議和學(xué)校溝通被同學(xué)舉報孤立別人,但事實是那個所謂被孤立人的污蔑
可以和學(xué)校老師溝通在學(xué)校被造謠到很多人相信,導(dǎo)致被孤立
這種情況,越解釋越混亂。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在我看來你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她們,也許你會覺得忍受不了,可是你要明白現(xiàn)在這個階段是你們剛鬧僵的時候,你已經(jīng)比對方晚了一步,只能被動的無視她們了 原問題:《在班里被同學(xué)造謠.孤立》幼兒園老師嚇唬孩子
情節(jié)不嚴重跟老師委婉說明,讓她們知道你知道有這件事,說明孩子調(diào)皮但希望老師能耐心教導(dǎo)。再看后期如何。如果情節(jié)嚴重能拿到確切證據(jù)直接投訴,并要求換老師或者換班。如果拿不到證據(jù),幫孩子辦轉(zhuǎn)學(xué)。 原問題:《幼兒園老師恐嚇體罰孩子怎么處理》幼兒園老師嚇唬孩子
情節(jié)不嚴重跟老師委婉說明,讓她們知道你知道有這件事,說明孩子調(diào)皮但希望老師能耐心教導(dǎo)。再看后期如何。如果情節(jié)嚴重能拿到確切證據(jù)直接投訴,并要求換老師或者換班。如果拿不到證據(jù),幫孩子辦轉(zhuǎn)學(xué)。 原問題:《幼兒園老師恐嚇體罰孩子怎么處理》相關(guān)法律熱點
相關(guān)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fù)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xù)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jié)束了,對咨詢結(jié)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tài)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guān)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xiàn)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yè),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